学校主页|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02月25日 11:44  点击:[]

政府工作报告

(2013126在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省长陈敏尔  

  陈敏尔在省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黄晓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面对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顺利实现本届政府任期目标。过去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过去五年尤其是这两年多来,我省发展思路更加完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干事创业激情更加高涨,全省人民共同开创了科学发展新局面、谱写了后发赶超新篇章、踏上了同步小康新征程。

  ——我们坚持抢抓机遇,贵州同步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支持我省力度空前加大,出台了国发2号文件,为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了强大动力。批准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差别化产业、土地等政策和一批试点示范工程,审批核准一批重大项目,新增转移支付4000多亿元,为我省推动跨越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坚持加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翻了一番以上,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排位上升到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0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600元,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09亿元,年均增长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32亿元,年均增长1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14亿元、支出达到275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9%28.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分别是2007年末的2.8倍和2.6倍。

  ——我们坚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54146.5。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5149。工业化强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54亿元,年均增长16%。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64亿元,年均增长13.9%。发展空间布局不断趋于合理。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高到36.5%。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建园区111个,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贵阳、遵义、毕节金三角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黔中经济区加快建设,贵安新区启动实施,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日趋活跃,小城镇建设深入推进,以四在农家等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增加值达到2700多亿元,年均增长23.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新增耕地124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2%,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完成营造林1800多万亩,治理石漠化48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5%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提升。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六大科技行动计划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落户我省,开工建设88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专利授权1.6万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42.2%

  ——我们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公路里程3.8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670多公里,总里程达到2600多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500多公里。60个县实现高速公路连接,与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贯通,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行政村基本通公路,乡镇基本通油路或水泥路。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部完成,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客运专线和贵阳至重庆快速铁路、织毕铁路开工建设,新增铁路100多公里,在建1400多公里。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升级为4E级,二期扩建工程基本建成,新建扩建一批支线机场,进出港人次翻番。新增内河高级航道里程270公里。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和52个骨干水源工程,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解决了14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多万亩,水利工程总供水量提高到98.8亿立方米。电力通信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统调装机容量增加到3200多万千瓦,建成500千伏主干网架和五交两直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行政村通电话。

  ——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了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省属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建立了省、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面实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引金入黔成效显著,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毕节、安顺试验区改革取得新成效。毕节、铜仁撤地设市。监狱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区域合作跃上新台阶,举办了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等重要活动。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3.9%。累计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870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6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57.3%46.8%。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获落地签证权,建立国家级、省级外贸基地12个。

  ——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753元,年均分别增长11.9%14.9%。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8个县、19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51万套,解决32.8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造农村危房144万户。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两基通过国检验收,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64年,人才总量达到224.7万人。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地氟病等地方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和文艺创作生产不断繁荣,多彩贵州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成功承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省运动员连续两届奥运会获得金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57‰。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参保人数持续增加。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救助制度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扎实推进平安贵州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实现双降,摘掉了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全国第一的帽子。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们坚持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谋发展促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2件,制定省政府规章31件。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复议,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五五普法通过国家验收。实行省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制度,自觉接受监督。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省级行政审批从1296项减少到556项,14个省直部门设立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市县乡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站,43个省直部门和市县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基层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项目观摩等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纠正不正之风,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

  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着力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3%,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5.7%,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23.7%31.2%。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其中扶持设立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投入18亿元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3万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05万学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4%14.7%。投资662亿元,全面完成十六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五年来尤其是这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定不移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是完全正确、十分有效的,贵州走上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新路子。五年来的变化告诉我们,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只要我们不自甘垫底、不消极等待、不瞻前顾后,只要我们提气鼓劲、创先争优、增比进位,只要我们加快赶、全力转、奋力超,完全可以改变贫困面貌,冲出经济洼地,创造美好未来。五年来的发展启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处理好赶超与转型的关系,既要通过加快发展速度,扩大总量,增强实力;又要通过调整结构,提升层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做到在赶超中转变、在转变中赶超。必须处理好做强产业与做优环境的关系,既要通过激发全民创业,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实体经济,壮大特色产业;又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化解瓶颈制约,优化投资环境,为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内生动力;又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经济调节,搞好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既要通过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解决好基本民生问题;又要通过保障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需求,营造稳定社会环境。必须处理好借助外力与自身发力的关系,既要通过主动作为、开放创新,向上争取支持,向外引进要素;又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构筑精神高地,向内激发活力,向下抓好落实。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和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区市,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贵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全面小康建设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脆弱,转变发展方式紧迫;基础设施依然滞后,教育科技和人才力量相对薄弱;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改革开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管理水平不高,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压力还很大;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为主题,提出了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的奋斗目标,号召全省人民广泛凝聚发展合力,全力总攻绝对贫困、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奋力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我们仍然肩负的双重任务、面临外部机遇聚合和内部机遇凸显的双重机遇、具备比较优势明显和后发优势突出的双重优势,作出了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坚定战略部署不动摇、坚定目标任务不懈怠、坚定思路政策不折腾,增强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小康自信,团结拼搏,真抓实干,把同步小康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继续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走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子,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提高,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工业经济比重提高到44%、城镇化率提高到46%、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5%、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71%、信息化发展指数提高到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政府工作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十破十立,克服阻碍发展的传统思维和陈旧观念,改变见事迟、行动慢、效率低的习惯定势,创造性地用足机遇、用好优势、用活政策,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赶超促转型、以突破促跨越。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大红利,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更加注重开放的力度、广度、深度,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坚持三个不能代替,突出三个核心指标,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带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建设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坚持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围绕全局抓重点,抓好重点带全局,统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统筹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构建六大体系

  ()构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体系。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是我省科学发展的根本基础。做大做强工业。坚持集聚化、特色化、循环化理念,集中力量发展酒、烟、茶、药和食品等特色轻工业,加快推进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等资源深加工产业一体化,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现代信息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做特做优农业。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实施百万亩土地整治工程,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确保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按照产业化要求,着力发展烤烟、蔬菜、马铃薯、高粱、茶叶、核桃、水果、油茶、中药材和草地生态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壮大一批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流通和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保险制度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做新做实现代服务业。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把我省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把旅游和文化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物流、会展、研发设计、软件服务、动漫创意、社区服务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延伸到县以下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我省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打通连接周边省(区、市)的快速铁路通道,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连接主要工矿区、重点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机场码头的支线铁路或专用公路,推进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贵阳市轻轨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0公里,现有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0%65%,行政村通油路达到85%。铁路营运里程超过38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1400公里。加强机场和基地航空公司建设,增加航线,加密航班,基本构建一干十三支民用航空体系。加强出省水运通道建设,通航能力超过3000万吨。形成大中小微相结合的现代水利工程网络。推进夹岩、黄家湾、马岭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和一批中小微水利工程、引提水工程、应急水源工程,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建设通往产业园区、城镇新区和大型灌区的输水管网,合理调配水资源。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4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形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计划,建成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新一代移动网络,推进宽带普及提速,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加快信息兴业、信息惠民、信息强政。形成覆盖城乡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强电源项目和输电通道、天然气管道建设,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形成三横一中心省内输电主干网架,建成覆盖全省的坚强电网和连接中心城市的天然气管网。

  ()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体系。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绿色生态的城镇发展空间布局,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黔中城市群建设,做大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引领项目先行,加快推进贵安新区建设,做到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提升县城支撑能力。围绕扩大规模、改善环境,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搭建产业发展和转移承接平台,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极。提升小城镇融合四化能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打造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融合点。提升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加强黔中经济区、黔北经济协作区、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乌江经济走廊建设,支持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形成黔中率先崛起、各区域竞相发展新格局。

  ()构建面向基层面向民生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努力办人民更满意的教育。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和四项突破工程,以控辍保学为重点,确保以县为单位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增强办学能力,加快清镇职教城和市县职业教育院校建设。优化学科设置,提高办学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花溪大学城、贵州大学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民族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提高教育质量。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35年。实现更充分稳定的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等产业,扶持小微型企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让更多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安居乐业。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城镇新增就业275万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更快增长。坚持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通过促进全民创业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扶持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围绕建设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双十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14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500万人,40个县、900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提高统筹层次。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医疗纠纷调解制度。鼓励社会办医。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力度,确保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实现双降。创造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建成保障性住房80万套、生态移民安置房34万套,全面完成统计在册的19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启动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满足人民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实施八大文化惠民工程,规划建设若干省级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一批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文化遗产,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实施六个一批工程,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多彩贵州等文化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体育设施建设。营造更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加强平安贵州建设,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服务,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安全生产体系,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解决群众诉求,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把三州民族地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构建助推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撑体系。改革开放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更好条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兼并重组,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能源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和带动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电信等领域,更多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壮大民营经济实力,提升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能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投融资和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毕节、安顺试验区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着力提高经济开放度,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格局。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深化新一轮跨省合作交流。加强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外贸基地建设,搭建开放平台。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营造创业、创新、创优和重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坚持科技引领,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创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体制,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建成贵州科学城,设立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4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左右。

  ()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科学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态,是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融合。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谋划国土资源开发空间格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重化工项目资源循环利用改造,完善城镇雨污分流收集管网。发展环保产业和林业经济,节约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努力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市()中心城市和乡镇农村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90%,淘汰落后产能2000万吨左右。完成营造林1550万亩,治理石漠化62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推进生态文明与制度建设融合。建立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资源性产品税费征管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文明与社会管理融合。加强贵阳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着力整治脏乱差,建设一批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绿色城镇、绿色乡村,把绿色创建活动融入社会管理。推进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融合。举全省之力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办成展示我国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推动我省对外开放的高端平台。推动生态文明进家庭、进校园、进单位,增强全民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2013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真落实以县为单位同步小康创建活动部署,紧紧围绕好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粮食总产量115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进出口总额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国家调控目标范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着力加大投资力度。把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拉动作用。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完成民间投资5000亿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完成工业投资4000亿元、交通投资975亿元、水利投资170亿元、电网投资120亿元、通信投资80亿元、城镇建设投资1200亿元、房地产投资1500亿元。千方百计强化投资抓手。切实抓好国发2号文件的项目化、实物化落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国家批准我省新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千方百计搞好投资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力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增加300亿元左右。统筹安排地方财力,拿出必要资金支持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向总部争取更大支持,拓展融资渠道,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贷款余额力争1万亿元。积极争取国家增加用地指标,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盘活存量土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证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环境容量。

  ()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扶持优势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强化科技支撑,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在能源、冶金、化工、白酒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助推企业上市,促进资本扩张。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大集团,集聚和催生一批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推动民营企业进产业园区、进标准厂房,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民营中小企业。全面完成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任务,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400亿元。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强与世界500强、大型民企和央企的合资合作,引导更多战略投资者落户我省。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重大科技专项35项,引进和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0项,新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启动建设中科院贵州现代资源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中心,搞好院士专家援黔行动,培育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研发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650亿元。打造一批自主品牌。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扶持世界性和全国性品牌,培育区域性品牌,发展新兴品牌,保护名优品牌。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落实政府和企业责任,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930万吨,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着力打造重点发展平台。围绕四化同步,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滚动发展,做到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推进“5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建设,为全省发展集聚更多要素、积蓄更多能量。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着力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确保实现五通一平、努力实现七通一平,新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优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企业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积极发展园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促进更多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本地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保障园区用工需求。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商务成本。通过组织新一轮项目观摩活动、开展园区规划中期评估等工作,提升产业园区建设速度和质量,力争实现企业利润、社会就业、政府税收和环境保护多重效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挥山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突出园区重点产业培育,优化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丰富产业内容,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园区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配置。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保障道路、灌溉、用电、信息畅通便捷,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视园区农产品市场开拓,运用传统和现代流通方式,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抓紧制定出台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和政策意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有序展开。重点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提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注重特色发展,彰显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民族风情和文化品位特色,建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城镇。坚持多元投入,整合各类资金,统筹推进小城镇机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省直部门工作责任,推动30个省级示范镇率先出形象、出效益。组织召开第二次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重点打造100个城市综合体。按照体现山区城市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文明特征的要求,探索具有贵州风格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新路子。坚持分类指导,从商贸、居住、会展、旅游、文化等方面进行功能区分,实现城市综合体错位发展。坚持分层推进,切实将贵阳市和贵安新区等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市()政府所在地、经济强县县城和其他县城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坚持分步实施,今年要重点抓好20个左右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强规划、招商、征迁等工作,探索路子,形成示范。近期要召开现场推进会,启动部署城市综合体建设。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立足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着眼于创新旅游业态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旅游景区品质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景区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加强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和功能配套,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旅游景区整体包装、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办好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带动和促进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

  ()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交通瓶颈。组织实施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战方案,新增8个县通高速公路,建成高速公路65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279公里。加快贵广、长昆等快速铁路建设,力争开工成贵铁路等项目,加强铁路客货场站建设。推进龙洞堡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毕节、黄平机场,加快仁怀、六盘水等机场建设。加强重点航运工程建设,建成农村渡口360个。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推进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工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和20个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对271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启动5个中型灌区建设,新建600口机井。加快完善电力信息服务网络。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完善省内500千伏主网架。推进三网融合,加强智慧城市、智慧景区、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物联网建设。

  ()着力抓好改革开放重点工作。继续把今年作为改革开放年。在深化改革方面,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强主业,壮大实力。规范行政审批、核准、备案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构建矿业权二级市场,争取国家在我省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现省直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引金入黔力度,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和教科文等领域的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开展省直管县()试点,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稳步推进乡镇合并和乡改镇、镇改办工作。在扩大开放方面,承办好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高端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推进会等活动。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的合作发展,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合作交流。利用外省开放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实现外贸进出口80亿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

  ()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抓好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围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进循环化,促进矿产资源向深加工企业集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直供电试点。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饮用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江河湖库保护治理、煤层气综合利用等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推广应用节能建筑材料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加强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完成营造林40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200平方公里。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广四在农家模式,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贵阳经验,打造温馨家园,建设新型社区。推广铜仁经验,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加强社会管理。推广余庆经验,倡导一线工作法,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推广阳光工程,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注重关爱弱势群体。实施关爱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三关爱工程,加强对流浪儿童、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重视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注重公共安全管理。大力开展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加快天网工程建设,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抓好重大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互联网管理,打击网络犯罪。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重视国防动员后备力量转型建设,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双拥优抚和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参事等工作。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民生实事切实办好。投资550亿元,重点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实施扶贫生态移民3.6万户、1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2)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0万户,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30万套()、竣工9万套()(3)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压缩5%行政经费支持计划实施;新建和改扩建300所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80万平方米。(4)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42元以上,农村低保年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799元以上;新建和改扩建150所乡镇敬老院。(5)继续实施中心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工程,建成130所,新开工130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提高到65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2万元,全面实施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2种大病保障工作。(6)新建乡镇计生服务站5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500个,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奖励帮扶计生家庭达到132万户。(7)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万人;继续实施“315万元扶持政策,新增微型企业2万户,带动就业10万人以上。(8)建成通村油路1万公里;继续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新建、改造、维修农村通组和串户道路6500公里。(9)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10)新建14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200个农民文化家园;新增1300个自然村通电话、1200个行政村通宽带、52万座农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地面接收站;新建440个村级、55个乡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30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各位代表!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加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监督。严守政治纪律,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省委领导,自觉接受省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省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同心同德做好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大力提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于政务,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以干事创业的实绩造福于民,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进一步点燃各族人民的创业激情,激发各类企业的创造活力。围绕增强政府推进力、执行力、公信力,加强督促检查,严肃行政问责,注重绩效评估,把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项目;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向老百姓承诺的事要切实办好,给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要认真兑现;加强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反对说空话,坚持干实事,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廉洁自律。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化政务村务厂务公开,认真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强化执法监管,推进综合执法。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惩腐败分子。注重反腐倡廉教育,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做到敬仰党的事业、敬畏手中的权力、敬重服务的人民。

  各位代表!贵州的山水钟灵毓秀,贵州的人民勤劳智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共同创造多彩贵州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上一条:励精图治 奋发图强为实现贵州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下一条:《旗帜》第八集《世纪跨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