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黄平寨碧村开展党建活动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5年5月8日赴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开展党建活动,通过参观村容村貌并与村党支部座谈,老师们进一步了解到贵州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吸取了很多基层党建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
据寨碧村党支书王清华介绍,寨碧村下辖30个村民小组,共3589人,其中有中共党员78人,耕地面积共2089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农业村。2006年以后,寨碧村党支部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抓紧抓好“党建”、“发展”、“稳定”三项工作,促进了增收,推动了发展,使寨碧村面貌为之一新。
从2006年开始,寨碧村积极开展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艰苦奋斗建站点,结合需求搞培训,注重素质抓提高,促使农民得实惠,确保工作获实效”为工作目标,不断增强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建立起长效机制,为全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明确责任,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增强村干部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同时,健全制度,12种制度上墙,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用制度去约束、引导工作。
寨碧村先后建立了柑桔基地,年收入450万元;鲤鱼苗基地年收入90万元;养殖商品猪年收入96万元;优质水稻基地年产粮225万斤。在发展各项产业的过程中,村党支部还制定了“一扶二帮三情况”制度,由教师帮扶示范户。如教师石国银对养猪示范户杨万能进行帮扶,从购买仔猪到杀猪的全过程,石国银都进行跟踪服务,为他讲解科学喂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赠送相关技术资料,通过科学养殖,现今杨万能的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寨碧村还把发展1500亩优质稻、脱毒马铃薯、柑桔等特色种植业,豆腐干、榨油、榨粉等加工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壮大和培植,同时把这些产业的科技支撑与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结合在一起,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发展的步伐。
在支书王清华及村党政班子的带领下,寨碧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发展先行、产业带动、勤劳更富”的目标,带领全体村民制定并实践着全村的发展规划,“强基稳村谋跨越,构建和谐大寨碧”。积极落实“四化四区一推进”。“四化”即“生产发展科学化、管理民主多元化、村庄建设规范化、农民生活城镇化”;“四区”即“生态农业观光区、村微型创业园区、农民新村住宅区、农民文化活动区”。今天的寨碧村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示范点,村党支部亦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书王清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党建先进工作者。
参观完寨碧村,老师们深受震撼,不仅亲眼见证了贵州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而且学习到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经验和好做法,使老师们拓展视野、深化认识、提高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