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流动站
2025年师资博士后招收简章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现属贵州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入选“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贵州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省委宣传部与贵州师范大学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的主要依托单位。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生导师21人,博士后合作导师7人,学院未来将重点打造博士后专职科研团队。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来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招收条件
拟招录的师资博士后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高,品学兼优,作风正派,身体健 康,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以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主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具有较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 者身份在国内外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
(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二、工作职责与待遇
(一)工作职责
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以科学研究为主,同时履行作为师的部分岗位职责。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按要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上以贵州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
2.积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3.承担设站学院安排的助教工作,完整旁听一门及以上相关学科课程,进站第二年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4.完成学校规定的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申请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5.完成学校、设站学院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相关待遇
1.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的总薪酬由基本工资、生活补贴、科研补贴和绩效津贴四部分构成。师资博士后I类出站条件总薪酬为75万元,II类出站条件总薪酬为65万元,III类出站条件总薪酬为55万元。出站条件详见《贵州师范大学师资博士后出站条件表》。
2.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学校按照基本工资10000元/月、生活补贴1000元/月、科研补贴1000元/月的标准发放24个月的薪酬,出站时按照出站条件一次性补齐剩余薪酬。
3.师资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为两年,一般不能延期出站。特殊情况经学校研究同意的,延期不超过一年,延期期间所有待遇减半发放。为保障其社会保险的延续性,学校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4.师资博士后的课时津贴按照副教授的课酬标准执行,课时津贴不计入在站总薪酬。
5.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成果超出相应出站条件的部分,按照学校科研奖励办法发放奖励绩效,不计入在站总薪酬。
6.符合出站考核标准并留校工作的师资博士后,学校按照其入站当年人才引进政策发放基本引进待遇(包括安家费、购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若其符合“一人一议一策”引才政策,则按照该政策面议引进待遇。
三、招收计划
合作导师 | 招收方向 | 招收人数 |
欧阳恩良 | 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 | 5人 |
伍志燕 | 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张荣军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比较政治学 |
汪勇 | 思想政治教育 |
李安峰 | 中共党史、新中国水利史 |
权麟春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
宋小红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
四、进站程序
1.应聘者根据本人研究领域选择合作导师,填写《贵州师范大学师资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进站审核表》(附件),并将审核表、学术成果证明等相关支撑材料发送至流动站招聘邮箱。
2.按照师资博士后招收条件,对拟招收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核,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其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
3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签署意见,将相关材料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
4.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按照国家、贵州省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确定拟进站人员,办理进站手续。
五、联系方式
1.电 话:0851-83227486
2.联系人:刘老师
3.邮 箱:296642788@qq.com